台灣的民主到現在為止,只是政治上的民主,我們的「社會生活」和「經濟生活」都還沒民主化。台灣人民多數都是低薪階層,人們將所有的時間花在工作,卻無法買得起房子安居。
當多數人都在為五斗米折腰時,我們的政治參與是受限的,相較之下,財團對政治與經濟政策的影響,比我們一般人高很多,且影響力從中央到地方,跨越藍綠。所以,如何進行經濟生活與社會生活的民主化,是下一階段台灣的重要課題。
在這個課題裡,包括對稅制的根本反思,與受雇者勞動條件的改善。目前中產階級、受薪階級是台灣稅收的主要來源,這不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無論是藍或綠執政,房地產一直無法實價課稅。而整體稅制補貼,可以說是長期向財團傾斜。更重要的是,人們在長工時低工資的惡劣勞動條件下,作為多數的受僱者,完全沒有機會與老闆協商工時和薪資。
因此,在理想上,我們需要的應該是一個共榮、共有、共享的新經濟體。但如何在台灣發展出這樣的新經濟體,需要大家集思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