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科技工作者所渴望的"在地生活"
("人際交流的質量即國力" !)
為了事業轉型才到都市生活, 聽到 "在地生活"的理念訴求, 不免雜感並陳.
一個科技工作者, 基於任何理由, 想留在鄉下, 他最需要的可能是什麼 ?
事實上最需要的是科技工作者之間的交流, 討論的機會.
但在鄉下, 跟本沒有這樣的組織存在, 有的是選舉到了才有活動的一些??會的組織.
而從政者, 多為行政法律等背景, 不管從政前或從政後, 永遠都是無感,
這對一個科技國家是極為巨大的損失.
如果 "在地生活" 僅限於以文創觀光事業的發展,
則無寧是侷限的, 需要有整體全面的觀點與基礎,
尤其是要成為全民都認同與受惠的政策.
所謂的事在人為, 所有創新與合作的最大關鍵應該
就是人的因素, 尤其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質與量的充份與必要之條件.
有了足夠的人與人之間交流的質與量,
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創新, 合作, 研發與應用的意願與機會.
所以, 愚才認為, 推動 全民 "在地生活"的體現,
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就是努力去做好人際交流的平台 !
日本人說"體力即國力",
還要加上我們要體認到的"人際交流的質量即國力" !
參考:
六.常設的創業資訊交流的網路及實體平台
一個創業資訊交流的網路及實體平台(包括像KickStart一樣的架構)
在開發中國家, 由其是鄉下(市區也沒好到那裏?),
專業人員工時長且經常加班, 同業及異業的專業人士之間平常
就缺乏資訊交流及連絡的官方平台, 民間團體則多半問題在於目標籠統,
不具公平與可督導的屬性.
充份的交流, 溝通與合作機會, 必然是發展能力良好的國家的主要構成要素及特徵之一.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學有專長的人沒辦法有機會及人脈在鄉下發展事業的原因,
也是導致城鄉發展失衡, 世代連結溝通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 !!
公民投票的應用與想像
http://www.chromnet.net/公民投票的應用與想像.aspx
感謝 !
(by lky@精密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