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認為:臺灣是一海島國家,既無豐富天然資源也無廣大內需市場,所以貿易及出口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軸。
而現況下,我們有一個問題和一個情勢,完全不能忽略再討論: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經濟過度依賴中國,無論是進出口。
而一個情勢如下:在現今的東亞局勢中,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和RCEP等區域協定不斷開始整合,而東協共同體今年(2015)底就要生效了,還有+3、+6等外圍組織陸續整合中。我們必須先承認一件事:在蘇聯瓦解及杜哈全球談判破局後,區域整合及自由貿易是現今國際經濟圈上的共識,縱然有2008的金融海嘯、2010的歐債危機這兩大挑戰國際金融及貿易的問題,但是各國的著重點是:「加強金融體制」、「保護國內第一級脆弱產業」、「改善稅制不公平」等等,無一怪罪到自由貿易體系。
我等都知道完全的共產和完全的自由貿易是行不通的,都會是一場災難。然而現今台灣的先天不良,注定導致我們走向自由貿易及出口產業;而現今的東亞和國際情勢,也不容許鎖國政策(更何況我國加入WTO);最後我國因為EFCA框架,過度依賴中國導致國安危機,我們不經要思考:有沒有其他道路?
就本人看來,自由經濟示範區的立意是好的,以六港一空為基礎,加入彰濱工業區,構成國中國的示範區,針對我國較疲弱的產業金融、教育、農創、物流等給予技術引入,並可以吸引國際企業及人才來台灣,因為其法人規定及開社制度等。說實話,很像加工出口區的2.0版本,但我覺得不失為台灣經濟再起的做法之一。
根據財經週刊報導:如今航空城計劃已經破局,臺灣唯一可持續的國家大型經濟計劃只剩此,個人覺得細節的配套、土地的徵收、產業的補助及保護都可以再談,可是必須先確立方向:自由經濟示範區是有其必要設立的。